首页 > 其他类型 > 花流年:民国初年北方乡镇富人家宅院的情感生活 > 花流年:民国初年北方乡镇富人家宅院的情感生活第5部分阅读

花流年:民国初年北方乡镇富人家宅院的情感生活第5部分阅读(1/1)

目录
好书推荐: 你女朋友在广州的那段时间的经历 我和妻子的幸福 和大学生的一夜激情 开店时和顾客发生的一夜激情 大清俏警花 性奴江疏影 军荼明妃(前传)孽伦 银野魔踪 赖上岳母娘 艳遇戒指

可以成的。 白老三欢喜不尽,满口说了一些感恩戴德的话,他非常清楚,只要大老爷答应做媒,黑丫头就是他的了。 白老三估计得完全正确,曾经做过倒插门女婿的穆先生膝下只有一女,如果考虑老来有所依靠就必须再招一个上门女婿,穆先生从来没有领养干儿子的计划。但是,白老三没有在穆先生倒插门女婿的选择范畴之内,在大老爷提出白老三之后,穆先生便皱着眉头吸了一口冷气。 大老爷说,白老三为人是滑了些,但这几年在保和堂也算做得不错,何况总还是有些技能,驯驾大牲口在远近算得上有名的,当然,此事何去何从还是由你说了算,切不可因我提媒犯难,强人所难之事可不是我做的。 穆先生就脸上挂不住了,说,哪里哪里,其实小女也已到婚嫁之年,既然姓白的看得起,又有大老爷做媒,倒也算得上是一宗好姻缘,待我去问过贱内,此事再定不妨。 穆先生跟大老爷在一起的时候也咬文嚼字,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大老爷当初曾经怀疑穆先生出身南方豪门,为什么竟然浪迹到北方苦寒之地来?这倒是个谜。穆先生在老太爷当家时进的保和堂药铺,那时大老爷年纪尚轻,穆先生也不跟任何人谈起家世,大老爷也就不问,匆匆二十多年过去,穆先生已经有了花白胡子,并且成家生女,大老爷也就把这件事忘了,小辈人很少知道穆先生是南方人。 促成白老三和黑丫头姻缘的根本因素当然不是大老爷,更不是南方蛮子穆先生,而是他的女儿黑丫头。大约是因为前车之鉴的原故,大老爷才出面向穆先生提这门亲的。事实上,在惩治牛旺和秀儿的那天晚上,白老三就将黑丫头约出来了,并且把地方仍然选在打谷场边的敞棚里,同样也没有用风车遮挡起来,他们可以看到大半个天空密密匝匝的星星。 白老三紧紧地抱着丰满壮实的黑丫头,并且用嘴巴拱她的脖颈儿,黑丫头怕痒,就笑,但没有拒绝白老三。于是白老三就得寸进尺起来,嘴巴不停,手也往黑丫头的裤裆里摸,黑丫头就警觉了,两只手牢牢地抓住白老三的手不放,她有点害怕,不知道白老三要做什么。 就这么着抱在一起不好吗?黑丫头说,干吗要往裤裆里摸?你要干什么呢?黑丫头没有叫他白三哥。  

第四章(2)

白老三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说,你真是个傻黑丫头,光抱着有什么好?我们要向牛旺和秀儿他们那样才行。 黑丫头不愿意,说,像他们那样搞破鞋吗?我爹和我妈会打死我的,白老三你别这样,平时我都看你挺好的,谁想到你会这样呢? 白老三知道来硬的会把事情弄僵了,于是就不摸了,他得绕着弯儿走远道才能达到目的地,就像现在玉斗人没有桥必须走偏道一样。那你愿意嫁给我不?白老三问。 黑丫头说,要是不摸了,我就答应嫁给你,但得我爹答应了才行。黑丫头并不十分理解嫁人是怎么一回事。 白老三听了就哈哈地笑,说,这不就得了,你已经答应嫁给我了,这事还不是早晚要干的,为什么不先享受呢?嗯?你看人家牛旺和秀儿。 黑丫头就把嘴撇了说,噢,你没看到牛旺那屁股给打成黑紫茄子了?还提牛旺,你拉倒吧! 白老三说,那都是给人们看的,要不大家都搞破鞋了,你想想,搞破鞋多舒坦呢!玉斗人管正式夫妻之外的所有男女情爱之事都叫搞破鞋。 黑丫头有点疑惑,问白老三,真的很舒坦吗?搞破鞋。 白老三说,肯定嘛,要不牛旺干什么和秀儿搞,我们俩搞一次试试,反正将来都是两口子,你怕个屁呀! 黑丫头还是不敢,摇了头说,不行!搞破鞋以后还咋见人呐?你要是想娶我,就托人跟我爹提亲。黑丫头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彻底打乱了白老三预谋生米做成熟饭的计划。但是,并不聪明的黑丫头像一个大智若愚的伟人一样给白老三指了一条光明大道。 穆先生跟老婆商量的结果是同意这门亲事。大老爷跟穆先生说,这也算得上是好姻缘,你和太太老有所靠,当是大喜之事。 穆先生也想得开了,像黑丫头这样,招了白老三这样的人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何况是倒插门。在京西太行山,男儿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做倒插门女婿,这一点穆先生当年就领教过,他之所以留在玉斗不回去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当年穆先生做倒插门女婿的时候,李家曾有契约,那上面开头就写着小子无能,更名换姓,换爹换妈换祖宗。按着习俗,穆先生做了李家的倒插门女婿就必须改姓李,以后世代儿孙仍然姓李。穆先生坚决不允,说如果是这样宁可打光棍,绝不上门。是蒋家老太爷蒋翰雉出面做了调解,于是成全了这门亲事,李家当时让了一步,穆先生可以不改姓,但儿孙必须姓李,之所以招上门女婿最根本的理由就是传宗接代。穆先生就认可了,他想象着有一天回南方还可以重新娶妻生子,但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计划,他像一颗随风飘落的种子,遗落在太行山生根发芽了,北方人的豪爽憨厚改变了他,南方像一个梦,随着时间慢慢地淡了,哪的黄土不埋人呢? 识文断字的穆先生肯定不同于李家,他对白老三说,小女可以嫁给你,你也不必改名换姓,换爹换妈换祖宗,我已年过五旬,膝下无子,招了你定会当儿子看待,生了儿子传宗接代自然姓白,但有一桩须得记了,日后我夫妇二人生老病死当在你身上着落,披麻戴孝当是做的,另外不得虐待小女,这些可否做到? 白老三感激涕零,双膝下跪,叩头不止。 这场喜事在半个月以后就办了,并且比牛旺和秀儿的喜事办得毫不逊色。穆先生常年在保和堂药铺做掌柜的,每年工钱并不少,有时也在外拿些诊费,这样的时候虽然不多,但穆先生积蓄是有的。 白老三和黑丫头成完了亲,二人依然在保和堂做工,白老三赶车,黑丫头做饭,只是饭不在长工房吃了,工钱稍显多些,这在保和堂也算很特殊的了。 保和堂接连经了这两件喜事,秋天就过完了,那山上已经从墨绿变成了枯黄一片,寒风从高山上下来,带走了最后一丝温湿气息,田野在一个不经意的夜晚突然降了一地的白霜。 大太太的肚子已经凸得很高,极少能从菊花坞的院里走出来。大老爷蒋万斋每日除了呵护大太太和到后院看望卧病在炕的老太爷之外,便是在外张罗重新修建大西河石桥的事。保和堂的事倒是少了,一入冬,除了一些长工上山打柴之外,田里的农活已完全没有了。买卖上的事倒不是每时每刻都让人操心,每行每业都有管事的,大可不必大老爷亲自过问。  

第四章(3)

二老爷一如既往,差不多是每夜泡在勾八的赌场里,有时也例外,躲在屋子里老实地睡觉。今年冬天二老爷犯了咳嗽的毛病,他对二太太说,他活不长,有可能死在老太爷蒋翰雉的前头。二太太有时觉得他也怪可怜的。 二老爷的预言没有成真,在进入腊月之前,京西太行山晚清最后一科贡士,保和堂蒋家的老太爷蒋翰雉去世了。在京西,这是一件人们早已预料到的理所当然的重大的事件。 老太爷在早晨的时候就将前来看望他的大老爷留下了,他抓了大老爷蒋万斋的手,条理十分清楚地交待了保和堂日后的方针大策,其主要内容有两条。首先保和堂不能后继无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这个前提下,大老爷可以多讨几房小老婆,并且最好能做到儿孙满堂。另外一条是关于二老爷蒋万秀的,蒋翰雉对蒋万斋说,无论如何他是你的同胞兄弟,再不成器,仍然是蒋家的人,在不给他掌握财产的情况下能多关照他就多关照他。老太爷同时交待大老爷要善待二太太蒋陈氏,蒋翰雉不知道大老爷和大太太已经把保和堂的内务交给二太太了。 老太爷蒋翰雉说,那是一个好女人,要知如此,倒不如娶给你做个二房,肯定能生儿子。 这让大老爷很尴尬,不好发表任何意见。对于保和堂产业的经营,蒋翰雉毫无担心之处,他早就断定大老爷要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后老太爷像拉家常一样提到了穆先生,他告诉大老爷,穆先生其实出身于书香门第,因为犯了官司,全族的人被剿了,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少爷靠祖上相传的一些医道流落江湖为生,可算生不逢时,要不穆先生很有可能是个了不起的人,这当然也是一个需要大老爷特别关照的人。 在交待完了这些事情之后,蒋翰雉对儿子说,你去吧,我要睡了,好困。 大老爷没有给老太爷把脉,他比谁都知道这是回光返照,老太爷已经没救了。他没有动,静静地坐在老太爷身边,并让杏花去喊二老爷和二太太,本来不想惊动大太太,但这是非同寻常之事,最后还是交待杏花把大太太也喊来。这时候老太爷基本上是一口气关着了。 二太太与大太太亲自动手为老太爷穿了寿衣,外面套了官服,头上着了顶戴花翎,脚上穿了官靴,一切完全弄停当之后,老太爷蒋翰雉就咽气了。 所有在场的人除二老爷蒋万秀之外,一齐嚎啕大哭,这叫报庙儿,意思是死者已经离开阳间到阴间报到了。 后面的事情当然是报丧,蒋家没有多少晚辈,除了一些说不出来历的远房亲戚之外,几乎没有同宗族的人,报丧的事就着落在护院房了。 报丧的人个个骑了快腿骡子,头上缠了白布,各奔东西,保和堂蒋家老太爷蒋翰雉去世的消息将很快传遍整个京西。 保和堂坐东朝西的大门上挂出两盏黑色纱灯,用一匹白布抽成的两束花球挂在保和堂金字招牌下,青砖大宅里四处一派肃穆。 大老爷蒋万斋同二老爷蒋万秀以及大太太二太太,初步拟定了老太爷的丧事操办程序以及总管人事等,其中包括账房许老爷子和高鹞子。蒋家人不在其内,只是二太太得随时按总管开出来的单子支拨一应物品和钱。 一向不管事的二老爷提议由勾八当总管。勾八是这方面的老手,三里五乡的办丧葬都选勾八做总管,二老爷说,勾八是脑瓜顶上插蜡,整个儿的一盏人灯!二老爷跟勾八是拍肩膀兄弟,是那种在赌场上建立起来的铁打不散的关系,二老爷想通过勾八在办丧事的时候贪出些钱来,这是一件神不知鬼不觉的事情,如果能行的话,他可以考虑给勾八分一份。但是,二太太的意见让二老爷大失所望。 二太太说,这怕有些不妥,老太爷活着的时候就不跟勾家共事,勾八的为人不适合当老太爷的丧事总管。 二老爷伸着细长的脖子,瞪着一双黄眼珠子,说,这是咋着说呢?不要勾八当总管,让谁当?谁有这本事?  

第四章(4)

二太太说,让穆先生当总管吧,有什么事还有我们呢不是?二太太这话不是对二老爷说的,她在问大老爷。 大太太说,那就让穆先生当总管吧,大事小情的我们都可以商量,穆先生这人我信得过。 大老爷说,穆先生本是读书识礼之人,做老太爷的丧事总管确是再好不过,只是穆先生是否肯应承下来。大老爷根本不考虑二老爷的话,二老爷不可能打出正经主意来。 二太太说,也不至于,穆先生能留在保和堂全是托了老爷子的福,现在老爷子不在了,要他做丧事总管,他怎好不答应呢? 于是,丧事总管就定了穆先生,副总管是许老爷子和高鹞子。二老爷对此大为不满,他在没有人的时候指责二太太说,你被蒋万斋收买了!这话他曾经说过,后来又觉得不解气,又说,你跟蒋万斋合穿一条裤子。这句话二老爷是第一次说。 二太太气不过,就落下泪来,指了二老爷蒋万秀的鼻子说,你要是个正儿八经的男人还用得着我出头露面吗?二太太同样也是第一次用这样的话顶撞二老爷。但是,二老爷根本不在乎。 总管部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是指派人搭灵堂,然后是请和尚念经,找吹鼓手奏乐,雇纸扎匠糊马做轿,组织人扎席棚搭桌子,找屠夫杀猪宰羊,等等一大摊子事情。所幸的是穆先生指挥得当,诸多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 保和堂蒋家的丧事之隆重在玉斗甚至很可能整个京西都是前所未有的。许老爷子拿了账本子给二太太念,厨子一百人,纸扎匠二十人,吹鼓手三班合二十四人,诵经和尚十人,需肥猪一百头,肥羊二百只,鸡五百只,白布一百匹,裱纸五千张,小米十石,萝卜白菜各两千斤,还有粉条油盐酱醋等一应杂物。二太太听了着实吓了一跳。 事隔许多年,我的爷爷在给他的孙男嫡女们讲述保和堂蒋家的老太爷蒋大虾的丧事时,仍然表露出无限的钦慕之情。他说,灵棚就搭在保和堂的打谷场上,打谷场旁边的敞棚前面全都搭了席棚,长工房这边也是,吊纸的人哪儿的都有,不管是不是沾亲带故,只要在灵前跪下磕个头就有人给你一块白布条儿掖在你的袄襟上,再给你一双筷子,进席棚吃饭,饭是热腾腾的小米干饭,用大笸箩装着,吃多少盛多少,菜是八八的席,八八的席就是八个碟子八个大碗,猪肉羊肉鸡肉都有,吃多少没人管,流水价往上端,那席昼夜不散,吃到后来,三邻五乡的人家干脆不做饭了,饿了就到保和堂去,见了吃完的人出来,只管要了他的白布条和筷子就进去吃,出来的时候,还会有认识的人跟你要,那大席不停地开了一个月,那是大发丧,整整三十天。 爷爷的孙男嫡女们包括我在内之所以能听他讲下去,无非是因为那八个碗八个碟的席,那里面不但有猪肉羊肉,还有鸡肉,这是我们感兴趣的。那时候我们除了肠子干瘪之外,浑身上下全是造反革命四个字。那八个碗八个碟的好东西,最终只是一种想象,因而更激发了我们对地主剥削阶级的切齿之恨,于是爷爷兴致勃勃的讲述被我们时刻保持着无产阶级革命本色的孙男嫡女们再一次毫不留情地打断了,并且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然后除了红卫兵便是红小兵的革命阵线一哄而散。爷爷坐在小板凳上发呆,然后他看见了我,说,活儿,你为什么不跟他们去贴大字儿报什么的,站在那儿干什么呢?我咽着口水跟爷爷说,我想吃那八个碗八个碟子的肉。爷爷就突然大笑,笑得前仰后合,下巴上一撮花白的山羊胡子随着脸肌的抽搐,一抖一抖地发颤,我分明看到有两颗浑浊的泪珠儿从他那双暗淡无光的小眼睛里挤出来。爷爷当年就是在保和堂的长工房,他一生值得回味的恐怕也是保和堂长工房的事。我坚信爷爷没有撒谎,我同时坚信爷爷无论如何也拿不出哪怕是半个碟子的肉来满足我的馋欲,于是,我走开了。那年我十岁。 不管后来的人如何评价,保和堂蒋家老太爷的丧事的确是耗费了铺天盖地的钱财,光裱糊的纸人纸马纸官宅就有二百件。  

第四章(5)

纸扎匠在请示总管穆先生时问,这兵是糊什么样儿的?是清朝的兵还是现在的兵? 穆先生倒有些犯难,就去请示大老爷。 大老爷说,当然是大清朝的兵,难道还要现在的革命军吗!大老爷正穿了一身重孝站在大门口迎来送往吊孝的宾客,他的嗓子已经有些嘶哑。二老爷和二太太也站在大老爷的身后,只是大太太因为怕伤了胎气待在内宅没有出来。按着当地的习俗,凡是上门吊纸的人,不论贵贱,不论大小,死者的后辈儿孙都要在大门外跪地相迎。大老爷和二老爷以及二太太也不例外。 保和堂蒋家的人谁也没有料到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人当然就是段四,这时大老爷口中那革命军三个字刚刚落音,段四就把话接上了。段四说,蒋兄台此言差矣,清朝的兵和现在的革命军不一样的不仅仅是头上的辫子和穿戴,还有武器,他们是大刀长矛,而现在的军队是嘎巴响的洋枪洋炮,你说哪个更厉害些?段四身穿灰布军衣,头戴大檐帽,披了黑色斗篷,脚蹬皮靴,手上握了一条马鞭子,眼上戴了一副墨镜,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身后跟着两名马弁。 大老爷以及所有在场的人目瞪口呆,许久回不过神来,最后还是大老爷抱了拳问段四前来何干?却没有任何款待的意思,表示上次割辫子的过节仍然没有解除。 段四不理这些,双手抱拳,对大老爷及所有在场的人说,段某不才,奉田维勤田师长及何隆恩何县长前来吊唁,蒋老太爷不幸谢世,让京西亮星陨落,山水蒙阴,蒋老太爷生前恩泽四方,德信为生,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饱读诗书,荣耀乡里,即是晚生当年也受诲不浅,如今老太爷撒手人寰,怎不叫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说着,便深深施下礼去。 大老爷在经过瞬间思考之后,带领蒋家所有晚辈口中呜呜哭着,冲段四跪倒在地。 段四赶紧上前一一拉起,并且在搀扶二太太的时候格外轻柔小心,口中不停地说,节哀顺变,节哀顺变。 段四在蒋老太爷的灵前念了何县长亲笔写的祭文,又上了供品。祭奠之后,段四被迎进内宅,由大老爷陪着叙旧,二老爷和二太太依然在大门外迎候吊纸的人。 段四的到来,首先推翻了纸扎匠裱糊清兵的决定,段四跟大老爷和穆先生说,还是糊现在的兵吧,糊一个连,有枪有炮,到阴间也吃不了亏,目的不就是保护老太爷吗? 大老爷和穆先生觉得也对,于是把裱糊清兵的决定改成裱糊现代的兵,糊一百二十个,不多不少一个连。 段四没有等到一个月以后蒋老太爷出丧,按段四的说法是忙,忒忙。在第二天,段四就骑了马回县里去了。 后来蒋老太爷出丧时,光纸马官宅纸兵就排了三里地,前头灵柩抬到镇南的墓地去了,后面的纸扎物还没有出镇子。四邻八乡的人全来看出丧,道路两旁排了满满的人,像赶集赴庙会一般。 蒋大老爷及蒋家所有的人个个一身缟素,跟在灵后一路哀号,吹鼓手的喇叭声和着嘶哑的哭声将田野震得前后齐鸣。出殡的喧闹声从清晨一直到晌午才算结束,蒋老太爷的去世为当年风水先生关于鱼儿上树驴骑人的预言做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保和堂发送了老太爷蒋翰雉,杏花就闲了,大太太说,跟着二太太吧,秀儿走了,她一直没有使唤丫头。于是杏花就跟了二太太,二太太依然让她睡在东厢房里。 在杏花来银杏谷之前,二太太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那个膀来抚弄,然后抱了它入睡,每夜倒也睡得安宁。二太太没有对这玩艺想得更深,她甚至不愿想象它的真实用途,也许它只是个样子,二太太想,应该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小棒槌。二太太当然不知道这个小棒槌的真实名称叫膀。 完全是因为杏花无意中的一句话,二太太对小棒槌的含义有了另外的认识。 杏花说,你知道怎么才能生儿子不?我知道。 二太太说,你说说,怎么着才能生儿子?  

第四章(6)

杏花说,清明节上祖坟的时候,从路上捡个小棒棒石头,样子要像男人裤裆里的那东西,拿着它绕坟头转三圈,心里头求告祖宗保佑你生儿子,完了把它揣在怀里带回来,夜里放在被窝里,保准生儿子。 二太太几乎不敢相信杏花的话,她认为杏花的心思比一个嫁了人的少妇还要胆大妄为。你听谁说的?二太太问杏花,你一个丫头家咋知道那么多? 杏花说,老太太,我跟着老太太好多年,她什么都说。 二太太这才想起已经过世的老太太来,那是一个热心肠的女人,如果不是杏花提起来,她几乎忘了保和堂曾经有过一个老太太,她在老太爷蒋翰雉之前去世,但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让二太太想起来感到惭愧。 杏花说,说不准大太太就是听了老太太的话才怀上的。杏花并没有十分的根据来判断大太太怀的孩子就是男儿,她只是信口胡说。杏花比起秀儿来是个嘴巴上容易惹事的丫头。 二太太否定了杏花的话,瞎说八道!二太太不相信,要是有这码事老太太肯定也会告诉她,老太太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偏爱大太太。二太太这时就突然想起小棒槌来了,小棒槌比小棒棒石更像男人裤裆里的东西,这完全可能是女人用来求子的。小棒槌就是我的儿子,牛旺给我捞了个儿子!二太太这么想着,对小棒槌的感情就深了一层。 二太太后来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心里不干净的,其实可能从见了小棒槌的时候就开始了,只是没有察觉,像吃药一样,药力在身体内积蓄多了,就有效果了。二太太正是这样,她开始心里不安静,不由自主地想些男欢女爱的事,这时便不能入睡,并且身上燥热,尽管在冬天,二太太却将被子掀开,露出雪白的身子风凉一阵,她后来发现自己用手上下抚摸发烫的身子会好受一些。 二太太甚至做过几次快活难忘的梦,但梦里没有二老爷,那个强壮的男人有时是牛旺,有时是高鹞子,有一次竟然是大老爷蒋万斋,醒了的时候她有点喘不过气来,原因是在梦里她和大老爷亲热的时候被放牲口的官杆儿撞了个正着,官杆儿骂她,你是个破鞋!于是梦就醒了,这个令人生厌的东西!二太太预感到放牲口的官杆儿早晚会在保和堂弄出是非来。 因为二太太在梦里跟大老爷有过这码事,所以二太太在第二天见到大老爷的时候,感觉像个小偷,脸发红,心发跳。等到大老爷转了身的时候,二太太第一次用非常认真的目光审视了一下大老爷,她得出的结论是,一个比二老爷在被窝里强不了多少的男人,并且永远也比不过牛旺。牛旺在二太太的心里印象很深。 事实证明二太太的判断存在着严重的误差,瘦小男人往往比胖大男人在女人身上更有精力,当然不包括二老爷在内。 入冬的第一场雪一直拖到了腊月才落下来,大老爷判断明年的冬小麦不一定有好收成,如果再遭灾,日子就不好过了。尽管保和堂已经以二分利放了很多钱粮出去,但仍然无济于事,玉斗许多人已经背井离乡出外讨饭去了,而大户勾家和郭家赵家即使驴打滚的利息也不放出一颗粮食,他们睁着大眼睛看着保和堂有多少家底?大老爷心里非常明白,他们恨不得保和堂在第二天早晨就家破人亡,越是这样,大老爷就越发谨慎,所有借贷的人必须有地契做抵押。 大老爷不想在度饥荒的问题上跟同镇的富户闹僵了,这样一来,关于重修石桥的事终于有了着落,富户出粮食,穷人出工背石头,既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吃饭,又落实了修桥的事。 大老爷很高兴,在吃晚饭的时候,很得意地提起这件事。大太太和二太太都说这是一件积德行善的事。如果顺当的话,大太太明年二月可以生个儿子!这是对蒋家至关重要的事。 二老爷对此毫无兴致,匆匆地吃了一碗小米粥,起身就走,他要赶着去勾八的赌场里看宝案子。 大太太说,耍来耍去就那几根棍儿,有什么好?你该在家里陪着你媳妇,这么冷的天,外头下雪呢。  

第四章(7)

二老爷说,暖被子热炕的,让杏花陪着睡吧,说好了的,我不去不行。然后一股风似的走了。 大老爷很难为情,用眼睛看二太太,二太太也正用一双眼睛看他,那眼神分明是说,你看吧,这就是你同胞兄弟。尽管二太太并没有抱怨的意思,但大老爷想到有父从父无父从兄这句话,心中自然有失职的滋味。 大老爷放了饭碗,对大太太和二太太说,我去铺子里看看。然后就走了,没有喝茶,饭后喝茶是大老爷的习惯,这一点与茶经正好相反。保和堂在街上开了好几个铺子,肉食铺药铺布店和杂货店,大老爷每天必去照看一遍,有时也晚了回来。因为半夜里要伺候大太太喝水小解之类的事,大老爷跟丝红换了地方睡觉,丝红跟大太太在北屋东套间炕上睡,大老爷就不怕扰了大太太。 这是一个不平常的夜晚,雪越下越大,雪花在暗影里落下来,发出轻微的响声,地上瓦片上已经白蒙蒙的一片,四处没有任何声音,甚至连犬吠声都没有,这夜晚多安静啊! 二太太走回银杏谷来,脸上迎着凉丝丝的雪花,心里忽然觉得下雪的夜晚实在好叫人喜欢,可以静静地想很多事,就像二老爷说的,暖被子热炕的睡觉当然是舒坦的事。但二太太从不让杏花陪她睡,有时陪她说家常,然后各睡各的觉。二太太不知道杏花把炕烧热了没有,她已经打发她回来好一阵子了。 二太太进了院子,看见东厢房里的灯已经灭了,就喊杏花,问她,把炕烧热了没有?下雪天冷。 杏花隔了窗户说,烧了,灶堂里添了劈柴,洗脚水温在锅里,我起来给你盛。说着话就窸窸窣窣地穿衣裳。 二太太说,算了,你睡吧,我一个人弄。 二太太是个好说话的人,杏花就依赖趴赖不起来了。 二太太进了屋,她准备端了铜盆去伙房屋里盛水洗脚,用手摸了洋火点灯的时候突然被一个人抱住了,并且有一只手捂住了她的嘴巴。因为毫无防备,二太太几乎被吓昏过去,但是她马上听到对方在她耳根压低了声儿说,别喊!是我,你不喊我就放开你。于是二太太就停止挣扎了,尽管仍然慌乱不堪,但她已经同意了对方的提议。 二太太在暗中点头示意她不会喊叫,对方感觉到了,就缓缓地松开了二太太。 二太太喘了半天气,借着外面的雪光,她根据对方的身影儿判断,这是一个并不高大强壮的男人,当然肯定不是二老爷。 二太太也压低了声儿问,我可以点灯不? 站在暗影里的人不回答,二太太就将手里的洋火划着了,并且非常镇静地点亮了桌子上的油灯。于是,二太太看清了站在她面前的男人是大老爷蒋万斋。 二太太觉得有一股从来未有的委屈涌上了心头,泪水噗噜噜地从脸上往下滚落,随之整个身子也剧烈地抽搐起来。 大老爷很狼狈,进退不得,最后仰天长叹一声,说,人说鱼与熊掌不可兼而有之,我是太贪了,放我走吧,日后感你大德,妹子。但是,二太太在大老爷将要出门的瞬间追上来将他抱住了。 我给你!二太太说得真心实意,只要你不像你弟弟,我可以天天给你。二太太已经不哭了,但脸上淌着泪珠儿,像雨后梨花。二太太是个让男人心醉的女人。 大老爷猛地将二太太搂得死紧,用嘴巴将二太太脸上的泪珠儿吮了,他吮得很认真很仔细,然后就亲二太太花朵儿一般的嘴巴,并且很贪婪,终于把二太太的情性引起来了。二太太用胳膊搂了大老爷的脖颈儿,也同样用嘴巴贪婪地亲吻起来,甚至将滑腻腻的舌头放在大老爷的口中,就像跟二老爷亲昵时一模一样。 大老爷蒋万斋噙住二太太的舌头,心里生出永远也不放开的念头,这是他有生以来嘴巴里吃到的最美妙的东西。但是,二太太在他贪婪忘我的时候把温馨香润的舌头抽出来了,二太太对大老爷说,到被窝里去,脱光了衣裳睡。  

第四章(8)

大老爷蒋万斋脱光了衣裳,在被窝里搂住光滑如玉的兄弟媳妇的时候,才知道世上最好的女人是二太太,最值钱的东西也是二太太。二太太火热的胸怀,活蹦乱跳的奶子,像凉粉一般滑嫩的肌肤,非常奢侈地满足了大老爷。 大老爷再也无法把持自己,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猛然见到美味佳肴,毫不留情地放进口中,囫囵吞枣地咽下去,竟然没有来得及品出好味道。大老爷几乎找不出任何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感觉,他只想无穷无尽地给她,她的眼睛以及她身上的每一个地方都告诉他,她是多么需要他的给予。 二太太确确实实是感激不尽,她在欣喜若狂的扭动中得到了她从未得到过的东西,热泪竟然汹涌而出,像泉水一样汩汩不休。 将欢悦和幸福挥霍得淋漓尽致的大老爷蒋万斋和二太太蒋陈氏终于平静下来,他们的迫不及待忘了吹灭桌上的油灯,于是,他们在冷静之后才有机会认真地欣赏审视对方。大老爷认为没有任何语言能描绘二太太的美丽,她的存在是上天的恩德。二太太则认为大老爷是个让女人很满意的男人,但是他下巴上的胡子让她想到了老山羊。 你怎么喜欢上我的?二太太第一次不带任何称呼地问大老爷。 大老爷说,窈窕女子君子好逑。这是《诗经》里的话,大老爷顽童时就背得滚瓜烂熟。 二太太就笑,说,别咬文嚼字,我听不懂。 大老爷说,你进保和堂那天我就喜欢,可是现在我才知道你比我看到想到的更好。 二太太就用粉艳艳的脸蛋亲昵大老爷,说,那你当初为什么不娶我,却娶了大太太? 这是一个让大老爷无法回答的问题,大老爷说,要是知道有这个缘分,我宁可一辈子不娶女人也等着你。蒋万斋想起老太爷临死前说的那句话,要知如此还不如讨她做个二房,现在大老爷却说不上来二太太到底算哪一房?但是,蒋万斋在开始抱住二太太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即使身败名裂也一定要这个女人,并且他很庆幸终于有了这个女人。 二太太向蒋万斋提了一个绝对不能回避的问题,她说,你不怕让你兄弟知道吗?还有大太太,她知道了怎么办? 大老爷想了想,端详着二太太俊俊的脸蛋儿说,只要你不怕,我就不怕,我宁可什么都不要了。 二太太就问,还有大太太肚子里的孩子呢?你也敢说不要? 蒋万斋说,孩子已经是我的了,永远就是我的,何以说要与不要呢?还有你,永远都是我的!大老爷说得很坚定。 可是,要是大太太知道了呢?还有你兄弟二老爷!二太太仍然重复这个问题。 大老爷说,大太太不会知道,至于万秀,是他自己不要的,须怪不得我,我不能让你受这种苦。 大老爷的回答并不十分让二太太满意,但她知道这确实也是一桩现在说不清楚的事,有一点她是肯定的,如果不出事的话,她希望大老爷蒋万斋能天天夜里来陪她,这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想法。二太太不可能没有一点忧虑,她不是那种心里不装一点事的女人。她说,我可是有点怕,这事做长了他们早晚都会知道。 大老爷用手抚摸着二太太的脸颊,怜爱之情油然而生,他安慰二太太说,你不用怕,一切有我呢,你要高兴才好。 二太太就灿烂迷人地笑了,跟大老爷说,我让你猜个东西。 大老爷说,什么东西?你拿出来看。 二太太就变戏法儿一般拿出那个小棒槌来给大老爷看,脸上还带着顽皮,已近三十岁的二太太有时还像个孩子。 大老爷看清了二太太手上的东西吓了一跳,很惶惑地问,哪儿来的?他不敢相信这东西是二太太从娘家带来的。 二太太说,发大水的时候牛旺捞上来的,在一个梳妆匣子里装着,牛旺也不知道,我后来打开匣子就见到这么一个东西,做得好像你们男人那件玩艺儿。 大老爷问二太太,你是不是用它?夜里。  

第四章(9)

二太太并不懂这句话的真实含义,说,用什么用?拿着它好玩,夜里抓着它睡觉塌实。 大老爷就放心了,说,你不知道,这叫膀,女人想男人的时候拿它当男人用的。大老爷也不相信二太太曾经拿它当男人用过。 叫膀?二太太认为这名字有些古怪,肯定没有她给它起的名字好听,她对大老爷说,我管它叫小棒槌。 大老爷说,这名字好听。他的两眼再次动情地盯着二太太,心里想着欢爱那件事,膀再次激起了他这方面的欲望。 大老爷重新爬到二太太身上,再次雄壮有力地做那件好事,并且多少有些粗暴,让二太太有了一种被强犦的感觉。痛快淋漓和时间长久彻底征服了二太太,她想,大老爷真是一个值得她倾心的男人。 让二太太不能完全如意的事是值得她倾心的大老爷必须在天亮之前离开她,这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但是大老爷告诉她说,你明天给我留着门子,我还来。说完就穿衣走了。 二太太听见大老爷脚踩在雪地里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然后是轻轻地抽开月拱门的门闩的声音。保和堂的大院里,所有院落的门都是月拱门,关了月拱门,每个宅院都是独立的。二太太在睡觉前肯定要插上月拱门闩,要是二老爷偶尔半夜里回来就隔着门子喊,以?br />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强势夺爱:娇气女主被疯狂逼爱 冥婚至上 我去上坟,爷爷从坟里出来了! 将幸福拽在手心里 惊!疯批大佬的金丝雀又跑了 调包后,狼山小公主大杀四方 重生丑女种田养家忙 综漫:人在柯南,养猫养鼠 军爷以身许国,军嫂许他也许家 快穿后我把作者开除了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