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小旗做起,马踏天下 > 第89章 建文帝的消息

第89章 建文帝的消息(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运元灵续 爬塔游戏,我却要从上往下爬? 崩坏的旅途 绝世唐门:开局神二代,这怎么输 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 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 纯情小地主 人在火影一人一下 神帝重生地球 定城迷踪

应天府,皇城。

朱棣正看着大臣程交上来的折子。

折子内容,事物大大小小,数不胜数,但他不厌其烦,仔细看着折子上说的每件事情,然后批上批红。

发起靖难的他,即便多年过去,在许多人心中,依然是谋权篡位的宵小之徒。

这江山来得不正。

永乐帝明白,让这些家伙闭嘴的最好方式,不是杀了他们,而是要做给他们看,让他们明白自己比建文强得不是一星半点,故而,对于朝政和折子,朱棣都是亲力亲为。

当然,有些时候也会让太子处理,忙里偷偷闲。

众多折子中,值得关注的是,杨士奇所上书说明,顺天、保定、河间在永乐五年的饥荒造成人员流失,现在大部分人已经回到原籍,地方官府重新分配了土地。

在明朝前期,土地兼并的情况还不算太严重,国家也会鼓励平民百姓开垦田地,主要是以恢复社会生产,稳定国家统治秩序为主导。

所以地方政府都会主动的给回到原籍的流民重新分配土地用以稳定人口。

在古代,人口代表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繁荣程度。

人口越多,代表经济越好,发展越好。

永乐七年,根据官方统计,全国总人口约五千多万人。

单是首都南京,人口便达百余万。

而西南偏远地界的成都府,也不过区区几十万。

这个时期,人口最为多的是苏杭,达到了两百多万人口。

不仅经济发达,当地富商遍地,也形成了特有的苏杭商会。

朱棣批注完剩下几本册子,然后站起身来,一旁的纪纲连忙上前抱拳道:“皇上,探子来报,似寻到了建文帝的消息。”

朱棣摆手让周围宫人退下。

然后道:“说吧,他在哪?躲了朕这么多年,该让他来见见朕这个叔叔了!”

纪纲不敢抬头看皇帝的神情,脑袋低下,“有人传言曾在苏州深山见过他,不过……建文帝似已不谙世事,剃度出家。”

“呵,出家。”朱棣拍了拍金丝楠木椅,笑了:“他以为这样,朕就不会找他麻烦了吗?呵呵,出家……”

朱棣突然想起建文四年,七月自己攻破南京的时候。

他很忐忑,更多的是害怕。

怕天下人戳自己的脊梁骨,说朱家的子孙,都是一个德性。

但他更怕的是他父亲朱元璋。

从小耳目熏染,他知道朱元璋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虽然朱元璋早已驾鹤西去,但他的精神压迫还存在。

但当自己骑马进入南京城时,听着将士们呼喊着皇帝万岁,他内心忐忑。

从今天开始,他便是不世之人了!

走进入宫城时,建文皇帝已经不知所踪。这偌大的皇宫,只剩下了被战火摧残的痕迹。

建文旧臣被聚于一起,为首的方孝孺却是大放厥词,辱骂堪不入耳。

一怒之下,他让这些建文旧臣体面的死去。

揉揉头,只觉得有些疼。

朱棣赶忙坐在了椅子上。

这些年治理江山,国家越来越好,军队实力越来越强,但他内心就越来越上下不定。

建文不知所踪,若是有一天聚兵而返,自己所处位置将会变得极度尴尬。

故而他让纪纲派出锦衣卫全国各地搜索建文踪迹,担心建文流亡海外,又让马和(郑和)下西洋去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一人:让你写日记,你怎么无敌了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三国秘事第二部 我生活在唐朝 重生成为赤爷,开局获得烈咬陆鲨 海贼:我成名于洛克斯时代! 魔鬼部队 翻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